林志忆生活|这些育儿“偏方”信不得!-视典
林志忆
有些老人带孙辈,轻信民间“偏方”,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必然有道理。殊不知一些“偏方”不仅没用,甚至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
偏方一生吞鱼胆耳聪目明
坊间谣言生吞鱼胆不仅能清热降火,还能让小孩子耳聪目明。医生提醒市民,这一说法,大错特错!
鱼胆胆汁内所含的氢氰酸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更大,而且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如果误食鱼胆而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危机生命。
正确方法:想让孩子清热明目,可以多吃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橙子、芒果、木瓜等。也可泡枸杞菊花茶。
偏方二流鼻血时仰头
很多老人会告诉孙辈,流鼻血时,把头往后仰。可事实上,这个姿势不仅没有止血的作用,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
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
正确做法:当孩子流鼻血时,应该让他坐下,头略向前倾,然后用冷毛巾敷在头部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然后捏紧患侧鼻翼。
偏方三母乳涂脸治湿疹
湿疹已成为现代婴儿的“流行病”,因此坊间也有不少“偏方”,比如在宝宝脸上滴几滴母乳,能治疗湿疹。
皮肤科医生表示,生湿疹的宝宝皮肤屏障已经受损,再涂以母乳,反而容易造成汗腺口、毛孔的堵塞,使汗液、皮脂分泌排泄受阻而形成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还容易滋生细菌。
正确做法:如有湿疹污垢堆积在头皮上,可滴少许麻油、橄榄油来剥脱。
偏方四腹泻吃生蒜
吃生蒜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菌防腹泻,但是应在未病时服用。相反,如果孩子已经处于腹泻状态,再进食生蒜等辛辣食品,可能增强对幼嫩的肠壁的刺激,从而加重腹泻。
正确做法:取少量茶叶与大蒜煮水,饮下汁水,可治疗急性腹泻。但此法仅适用于轻度腹泻,若已脱水,还应及时就医。
偏方五藿香正气水抹肚脐退烧
有网帖称: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放入肚脐后,半小时体温降至38.5℃,一个小时后降至38℃,早起后恢复正常。
但医生表示,藿香正气水治疗发烧主要是因为其含有45%-50%酒精,有一定的散热降温作用。但此方法不适用于幼儿,会对小孩的皮肤产生刺激,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休克。
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烧不靠谱,酒精含量高的白酒退烧更可怕。因为小孩子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进入孩子的血液,孩子就“喝醉”了。医生提醒家长,大量酒精进入血液,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正确做法:38.5℃是用药的临界点。此温度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可有效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方法降温。
偏方六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
孩子吃鱼,易被鱼刺卡喉,不少家长会让孩子喝醋,“把刺泡软”,或吞饭团,“把刺咽下去”,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很不科学。
专家提醒,鱼刺本来卡在喉咙部位可以轻易取出,吞食了饭团或馒头后,可能会导致其陷到肉里,刺伤喉咙,这时取刺将更加困难。更危险的是,有些鱼刺会被带入食道,而食道紧贴着大动脉和气管,如果鱼刺扎破食道,扎入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或扎破气管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性命。
至于喝醋软化鱼刺的办法,也基本没有效果。因为软化鱼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喝醋只能让醋液在喉咙停留几秒,大量的醋液流入胃部,反而会导致胃部不适,甚至烧伤咽喉和食道粘膜。
正确做法:用力咳嗽,如不见效再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过呕吐把鱼刺冲出来。还可用纱布、薄棉布裹住食指,擦拭上腭,将鱼刺取出。
编辑/可达丫 制作/小山
关注视典 乐享生活
投稿邮箱
shmzgb@163.com
▼
微信公众号:视典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