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生殖隔离的今日头条与知乎:生态不同,怎能相爱?-猎云网

林志忆生殖隔离的今日头条与知乎:生态不同,怎能相爱?-猎云网

林志忆


文丨猎云网(ilieyun)俞圣杰
3269字,约8分钟阅读
8月29日,知乎大V“恶魔奶爸”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几经转发后,今日头条挖知乎墙脚的消息闹得路人皆知,各公众号都纷纷跑出来蹭了一波流量,知乎、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也不得已给出了官方回应。
在这次风波中,拖到今天才出稿蹭热点的我可能是个另类。事实上,我知道这件事后就立马守着知乎上的相关问题。刚开始只有零星几个回答,调侃居多,对我没有任何参考帮助。

知乎的深度使用者都明白知乎答题的一个套路:第一波答案大多基于情绪化输出,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层次思考;第二波答案开始按照知乎惯例“实名反对”来给出不同观点;第三波答案则较为完美,会结合各方观点给出一系列深层次的探讨。(这也是某种写作谋求高赞的套路之一)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当今天我发现知乎的相关问题下,答案倾向一变再变,现在已有了不同观点的高赞答案时,我才与各位讨论这件事情。只有经过一整天的沉淀,我们才能得到知乎用户对此事件,相对较为真实的想法。毕竟咱不能只瞅着知乎的官方声明场面话。
“挖角”能打击知乎吗?能帮助悟空问答吗?
“挖人”对于各行业来说都是屡见不鲜的一件事。开个饭馆都知道挖别人厨师,更何况争夺流量的各内容平台?先行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累了一批优质用户。后来者若想居上,一定会撬走你辛苦培养的资源用户,即所谓的大V。在一边打造自己平台的同时,一边招徕对手的资源用户,既蹭了对方流量,又能帮助自身打造社区氛围,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这并不是知乎第一次遇到竞争对手的挑战,在近日的这场“挖角”风波中,知乎的回应底气十足,俨然忘记了去年应对分答的紧张模样。
去年分答红火一时,直接请来知乎大V,开设了“这些年你关注的知乎大V们”专题,直接点名道姓蹭起了知乎的流量,知乎见状立马跟进推出值乎,打造live,唯恐自家大V被人用钱勾了去。

尽管这次知乎似乎波澜不惊,端坐钓鱼台,但人们还是心有疑虑:今日头条的小动作对知乎有影响吗?
内容生产者与内容平台的关系
有些知乎用户认为:这些“出走”的知乎大V之所以能被今日头条看中,很大程度是因为其知乎大V的身份。换句话说,除了部分在自己行业有所建树,在各平台都玩得顺风顺水的大V外,其他所谓大V脱离了知乎这个平台,比如来到悟空问答后,自己在知乎积攒的人气将很快消失殆尽。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乎似乎有恃无恐。更何况知乎大V成堆,在社区内部风波中还主动封禁了一大批大V,对于社区来说,除了少了几个眼熟的ID外,知乎用户该爆照爆照,该抖机灵抖机灵,知乎生活一切如旧。
知乎:走了张屠夫,就不吃猪肉了?这不行。

这种观点有道理吗?有道理。
众人都说知乎靠内容起家,靠知乎用户们用心输出的各种高质量答案在中文社区雄霸一方。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知乎里“问题”本身的作用。知乎的问题相当于一个个送到你嘴边的细分市场。
只要一个问题有人源源不断关注,你写的答案就源源不断有人点赞,进而持续为你带来流量与曝光度。换句话说,作为内容生产者,你能直接面对汇聚而来的文章受众进行内容创作,你不需要考虑文字曝光度,也不用担心曝光度与关注者的转化率。这对于企图以内容创作为生,对自媒体心动不已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分分钟写出爆款文章,成就大V的法宝。
由此看来,若出走的都是这种只有依托知乎问题的聚光灯效应才能赢得关注的“大V”,知乎自然不用担心,因为这群人没有单纯依靠自身创作内容站在聚光灯下的能力。

但问题是,大V竞相出走,知乎真的有底气“捧”出新一批同等水平的大V来吗?知乎大V对知乎是有大贡献的,贡献有多大?最起码值今日头条“挖人”的价码。当然,知乎没有付出一分钱。
知乎大V在某些程度上,的确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是掌控信息的人,但是他们却愿意免费给其他用户提供信息,然后知乎再靠这些宝贵的信息去吸引更多的用户。知乎有个说法,说自13年开放社区后,知乎整体用户质量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不难理解,一个社区的关注者越多,其用户平均质量就越接近国人平均水平。咱不能昧着良心说国人素质已经大幅提升,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网民的主力军只有初中以下文凭。
那么在社区用户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知乎官方仍在声明中表示:“无论从站内氛围还是后台数据来看,该事件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影响,优质内容生产者依旧在持续生产和分享优质内容。”是谁给你们的勇气说这话呢?
我今天就小小地得罪知乎官方一下。
流量型平台与干货型平台的关系

虽然本质上今日头条和知乎都是内容平台,但我还是认为两者在品牌光谱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我更愿意称今日头条为流量型平台,称知乎为干货型平台。
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从来都不是区区几个高质量内容生产者,头条做的一直都是流量生意。既然做流量生意,胃口就不可能小。所以今日头条就势必会立足于普罗大众,内容优不优质无所谓,我先拿海量的信息淹没你。为什么大家不待见今日头条,觉得丫的就一野蛮人?这就是原因。今日头条大众化,所以俗气;知乎小众化,所以逼格高。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叫李伟,28岁,是一个被女友及老板用“今日头条”控制的屌丝》,调侃过今日头条的算法。虽然我恐惧用算法伪造信息环境的可能性,但不得不承认基于算法的内容平台将彻底打烂内容社区的传统玩法,而今日头条就是门口的野蛮人。
而知乎呢?恐怕依旧会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独立内容平台,滚滚长江浪淘沙,留下一大堆优质的资源用户。而后知乎仍以用户输出的内容为依托,我自岿然不动。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知乎能有效挽留并培养优质用户,保持一贯的良好社区氛围。虽然就目前看来,知乎变“逼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与见解”变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无不表明知乎运营出现了纰漏。

今日头条招纳知乎大V不难理解,君不见快手也在努力洗脱身上低俗的标签。而头条,或称其为内容平台的“快手”,自然也需要优质的原创内容。但悟空问答恐怕走的还是流量生意的路子。
大家商业模式不同,所选择的游戏方式自然也不同。因此有些人认为,若知乎继续作死,知乎用户集体出走的话,在旁边虚位以待的某个平台可能会捡个大便宜。但这个平台会是今日头条吗?不见得。生态不同怎么相爱,有生殖隔离的。
闷声发大财的吃瓜群众
你方唱罢我登场,知乎有值乎有live,最近还有个“想法”;微博老大哥坚持“渣浪”一百年不动摇;今日头条有钱任性随意挖人......看来看去还是微信最鸡贼。
知乎有私信吧,聊嗨了咱加个微信?
微博也有私信吧,互关了咱加个微信?
陌陌还有小窗吧,裤子都脱了咱加个微信?

知识经济与未来信息获取渠道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挖角”风波带给我们的真正思索,恐怕在于知乎本身的变现能力以及关于知识付费的思索。
知乎从一起家就带着知识分子的傲气,但是在商言商,一个商业化的社区再怎么有情怀,也必须得考虑变现的事,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咱也不是海峡对面的台湾小清新,能用爱发电。
所以在声明中,知乎也不得不表示:
知乎一直努力为知识生产者提供渠道,让大家获得知识分享带来的收益。我们的努力也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知乎的知识付费产品知乎Live 讲者超过2000 人,讲者平均时薪过万。
但你我皆知,若知乎真的在变现一事上处理得妥当,知乎用户也不会对知乎颇有微词。毕竟在知乎,用户靠文字挣钱,本无可厚非,却被人追着骂是营销号;直接写软文,官方甚至还会封你号(当然,封号后,知乎还要继续吃你文章的流量);文章结尾贴二维码导流公众号,知乎更是扭扭捏捏不予显示,生怕流量被偷走。
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的时候,在很长的阶段内,知识将永远不会免费。关于知识付费的争论将永远持续下去——直到我们找到一套成熟的知识变现模式。但对于知乎来说,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慢慢保护用户内容的权益了。又想有逼格,又想赚钱,无非就是怎么站着挣钱的问题。
我其实对知乎,对头条的纷争并不感兴趣,真正让我唏嘘的是我们恐怕会失去获取信息的渠道。

我们曾相信记者笔力千钧,铁肩担道义,结果记者成了“妓者”。
而我们现在正期望新媒体从业者有原则有底线还不媚俗,但我们能如愿吗?
就怕资本喜欢的永远都是咪蒙之流会作妖的新媒体。作,不一定会死。但不作,一定没钱。
拿主席的一句话结尾:我劝同志们多读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END推荐阅读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大结局!创业者应该从龙母身上学到什么?
热词:共享单车|充电宝|共享雨伞|以色列|名利场|互联网+农业|微信云控|崔永元之变|百度资产甩卖|VR教育|联合办公|出逃乐视|光谷创业|无人便利店|许朝军设赌|苹果ARkit|电单车|战狼2|矮大紧|严选酒店|盛大系创业|周航复盘
[猎云网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白名单授权请在该文章下留言。紧急请联系微信号:lieyunwang(备注“公众号名称+文章关键字”),回复关键词“转载”看须知]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