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away为什么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给人感觉越来越没意思?华语流行音乐确实陷入了低谷吗?-缪音

为什么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给人感觉越来越没意思?华语流行音乐确实陷入了低谷吗?-缪音

华语流行音乐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脱毒舒。
首先要是“华语”。
华语代表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必须是说华语的才行。这个冠名在前的手段十分精妙。
其次,关于“流行”的说法。
流行是一个不停在变换的东西,正如李宇春的《流行》里所言及的现象,这个时代,什么都可以是流行,刻意制造的爆款也是流行。

最后当然是“音乐”。
音乐这玩意注定了要有“音乐性”,也就是“艺术性”和“思想性”,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也是一种承载性极强的载体。
以上的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常说的“华语流行音乐”。
言下之意,我就是要你们探索一下,为什么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变得这么没有意思了。walkaway

那么这里要划明一个范围:
已经过去的华语流行音乐还算不算在这样的范畴呢?
正在流行的华语流行音乐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会没有意思?
听众对当下的华语流行音乐是失望的吗?如果有失望,那失望的点在哪里?
未来的华语流行音乐该怎么变得有意思?出路又在何处呢?
我们一直所津津乐道的华语流行音乐,究竟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霸狮狂爱?
我们今天的回答,就按照以上的议题,一个一个来解答。

一、过去的华语流行音乐和如今的华语流行音乐
谈起“华语流行音乐”这个话题,每个听众都有自己独有的感知和脉络。
按照年代分,60/70/80/90/00乃至于10,可能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回忆。
而从定义上讲解——或者说是从本质上认知的话,华语流行音乐这个名词,进行大范围传播的功劳,确实是属于周杰伦的。

从周杰伦之后蝴蝶花吉他谱,人们才有了一种强烈的自我归属感——以前听流行歌都是听老外的,自从周杰伦出现,华语流行音乐就好像找到了主心骨,流行音乐这种风格才算开始发扬光大。
这里的所谓“流行”,并不是国外的那种现代流行音乐的大门类,包含很多西方化风格和分类的那种,而是指以陶喆本土化之后的r&b,灵活结合jazz、soul、rock&roll以及hiphop等乐种的流行音乐。
很长一段时间,剔除慢版的芭乐情歌,华语的流行音乐就好像一个怪胎——中也不中西也不西,什么也能往里放。古典、摇滚、嘻哈、民谣、爵士、戏曲、民乐……古往今来所有的音乐的精华部分,想放你都可以大胆的放进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的华语乐坛,在周杰伦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以周杰伦不拘一格的作风影响下,音乐人们被逼着往前走——是的,原谅我只能想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因为如果你不走,那么周杰伦很有可能会把你淘汰。
为了对抗周杰伦,音乐人们绞尽脑汁,想尽所有的办法——这对抗或许不是有敌意的,但一定是意气之争。
各种各样的混搭都开始冒头。戏曲结合西方乐种的手法屡见不鲜。民乐也经常出现在大量流行音乐里面。rap成了万能混搭,什么歌都要从中间穿插一段rap。快歌和慢歌的说法也深入人心,大众总算是对音乐有了一定初步的概念。

当然,要详细说明一下的是,在中国最本土化的音乐风格反而是r&b。这真的要得益于陶喆,如果不是陶喆,周杰伦很难引起一场流行音乐的革命。
不过也要说明的是,陶喆不光做r&b,他做过很多别的西方风格。而且他的许多歌也不是r&b,r&b也不等于转音。r&b教父也只是给他扣帽子而已,当时很多人都在做这个。然而就他真正红了,成为了华语乐坛历史上最年轻的教父。
至于别的风格,嘻哈在周杰伦的引导下,虽然融入了华语流行音乐,但确实是经过阉割的。正宗的嘻哈早就在地下了。大众认知的嘻哈就是rap。

民谣红了一阵子总裁虐爱,分了不少类,校园民谣红极一时。然后很快就没有影踪了。
摇滚在周杰伦的时代,基本上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爵士最惨,到现在也不是一个很红的分类。爱听爵士的人还是蛮少的。
布鲁斯还不错,汪峰就做过这个。但布鲁斯那时候也不太主流安陆信息网。
最后出现了一个结果:西方乐种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分成了两个大阵营,一部分是混地上的,一部分是混地下的。

地上的就是我们常听的主流,流行音乐。
地下的叫做独立音乐,包含许多小众的音乐风格。
然后,如今的流行音乐,情情爱爱。
如今的独立音乐,远方姑娘陌生人。
没人在意过去的音乐还是不是流行,有话题才是真正的流行。

二、正流行的4536,被悦耳惯坏了的听众
这个话题听众应该反思一下。
国内的听众的基本要求是悦耳——市场就摆在这里。所以音乐人只能做这样的音乐。
如果要有意思的话,反而可能并不那么悦耳了。
李袁杰的《离人愁》能大行其道,当然不光是因为很多人说的抄袭——大部分人对歌的要求只有好听,平心而论,这首《离人愁》确实做到基本的悦耳了。
但是,要说玩味,这首歌还真没有什么qq精武堂。连内容都是空洞无物的。

不说什么“火起来是一种悲哀”的话。
我只想说,只要听众能多提出要求,那么音乐人就会试着往这个方向做。当你们能证明好好做音乐,就会有人支持的话,那么优秀的音乐人自然会越来越多。
同样的,可供玩味的,而不仅仅是具备悦耳的流行歌曲,会越来越多。
再来说说这个李袁杰。
李袁杰是典型的“流行”音乐人,非常以流行为己任。
在他看来,只要能流行,那么这歌就好的。
反应出他两个判断都是不准的:一,对市场的判断是不准的。二,对音乐的判断。

同样的话送给各位听众,这市场是这个破样子,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你们要的有意思,很多音乐人都能做出来。
可惜,你们有可能只是表面上说说。因为大部分人对音乐的要求没有这么高。虽然说着想听有意思的歌,但如果听完第一遍觉得没有那么悦耳,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去重新听学猫叫的。
希望能有更多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试试,多听听不一样的音乐。
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

三、抱怨的听众和抱怨的音乐人
这个话题还是挺有反差的魔本是妖,原因是双方都在互相抱怨。
听众对现阶段的华语音乐连体阴,无一不是抱着失望的态度来的。
经常看到这样的吐槽:榜单上都是一些什么歌呀,一点也没有以前的歌好听。尤其是抖音和快手吧啦吧啦的……
可我想这么说:抖音和快手,不是真正毁歌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没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才是罪魁呀。

不光是听众失去了想象力,只愿意被动从抖音快手上听歌了姬狩,就连很多主流音乐人也都表现不佳,感觉水准令人大失所望。
互相抱怨的结局,反正就是互相伤害呗。
都不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音乐人出了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抱怨听众,抱怨市场,抱怨推广和营销。

想起李健上的一个节目,谈起原创这个话题如松新浪博客,李健说,我写歌这么多年大清龙棺,基本上没有拿过什么版税。写歌并不能给李健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收入。
那为什么还写呢,李健说,总不能等到条件好的时候再创作吧。
当年的写歌条件更加恶劣,健哥也是真的熬过来了。

反观今天的很多音乐人总是喜欢抱怨,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太好的现象。
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听众。
之前和朋友聊天时,也是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我:音乐这个东西,很多中国的听众只满足于悦耳,并不打算深入研究下去。我认为当下的中国听众可能需要提高一下自己的乐理水平。
朋友:兴趣,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就是对这个没有兴趣,或者说大部分人忙于疲劳奔波,很难有时间学音乐玩鉴赏。
我:抽时间学一学乐理就好了,我觉得这个并不难。难在推诿吧。
朋友:还是需求的问题。你懂音乐,或者说你搞音乐,是比较专业方向的东西。但一般人的需求不在这上面。如果总是甩锅给听众,那么听众不满是正常的。
我:那么,只需要好好做音乐?
朋友:嗯,只需要好好做音乐。
少抱怨,多做事吧。听众认真听歌阳城天气预报,音乐人专心搞音乐k8教练机。
假如把时间都浪费在无谓的争论上,甚至刻意激化听众和音乐人之间的矛盾噬魂逆天,那也太悲哀了。

四,小众与大众之辩,独立与流行的平衡之道
所谓小众茅山斗降头,更多的是鲜有人知。
所谓大众,更多的是泛滥成灾。
所谓独立音乐,是追求音乐上的独立,思想上的独立,以及名声上的独立。
而所谓流行音乐,是追求音乐上的流行,思想上的流行,还有名声上的流行。
以前回答过一个问题,关于李荣浩和方大同的音乐,在其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从小众到大众,所改变的什么?听众?周不疑还是潮流?
这仿佛也成为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在听众和音乐人之间争论不休。
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是的,如果音乐人能够不失自己格调的赚钱,那么听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国人都是喜欢折中调和的。
小众音乐人变得更加大众,但不过分泛滥还能保持之前的格调,那么听众还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说,其实小众和大众的标签并不重要。重点是要保持格调。
愿意听小众音乐的人,除了真心喜欢外,很大一部分也是看中了不一样的“格调”。
而当这些鲜为人知的小众音乐走到台前来,之前的听众无疑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所以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仿佛自己最珍视的宝物被人夺走了。
这算是“私心”的一种,把小众音乐看做自己的“所有物”临县吹打。
即本该独立的音乐变得流行了,烂大街了,不值钱了,所以心态感觉很复杂。
这里也要说说独立和流行的平衡之道。
独立和流行绝非对立的丹尼斯·吴,不过如果变流行之后,那么可能难免在表达上,会考虑一下市场的动向。
真正能做自己的人还是极少的。
流行到底是一种结果还是算一种态度,或许只有本人能知晓吧。
或许,未来的华语音乐的出路,就藏在独立与流行的平衡之道里。

五、睁眼看世界亡灵魔法师,发现我们还行
一讨论起华语乐坛,大家总是十分津津乐道——从地位比到唱功,从唱功比到人气,总有无数话想要说。
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陶喆、王力宏、五月天、胡彦斌、孙燕姿、萧亚轩、蔡依林、王心凌、S.H.E、张惠妹……
这些都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基石,撑起了一个为人所着迷的华语乐坛。
而在其中,周杰伦几乎快成了华语乐坛的代名词。正像上文所言,周杰伦的超前意识让华语乐坛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落后于世界太多。
至少在周杰伦用心做音乐的时间里,华语乐坛是在奋起直追的。
这一阶段的华语乐坛,也是最注重音乐性和思想性的时候。
评价歌曲几乎不怎么看人气,完全靠作品来说话。一旦作品出现问题,谁说话都没有用的。

强如周杰伦,后期作品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也还是引来了许多吐槽。
当一个乐坛是以作品为重时,那么一定是向上发展的。反之则是在下降。
说说现在的情况吧。在经历了无数抖音快手的摧残之后,听众们终于开始怀念以前的乐坛。听众渴望听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于是,欧美歌曲大行其道何冰冰。
回过头来看看,好像欧美的歌曲也就是那样子。《我们不一样》换一个洋气一点的编曲,也并不比欧美歌曲差。
桎梏我们华语乐坛发展的,不是别的,只是音乐工业。
只要这方面跟上了,应该不会落后整个世界太多的。
我们早就该抛下那些碰运气的东西:周杰伦能有几个?还是要靠系统的音乐教育体制和音乐管理体制。
还包括音乐的一整个幕后行业,唯有当我们把音乐工业建造起来时,才不会显得被动挨打。
音乐人们和听众们,请一起加油。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