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9为什么古人凭借八卦就对宇宙的万事万物了如指掌?-每天品质课程

为什么古人凭借八卦就对宇宙的万事万物了如指掌?-每天品质课程
一提起“八卦”,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娱乐圈的八卦消息。现在人们说到“八卦”,一般就是指在娱乐圈中于震环,非正式的、没有根据的、荒诞低俗、不确定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事实上,八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哲学概念,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让我们脱离低级趣味,正经地聊一聊八卦这个词。

最早解释《易经》的著作《易大传》中讲八卦的缘起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传·系辞下》)这就是说,八卦的创作基于观察,仰观俯察,近取于自己的身体,远取于外在的事物,然后画出八卦类人体。八卦是八种基本事物。从自然发生次序说,八卦生于四象;从人类的认识说,八卦基于观察。那么,八卦究竟是什么呢?
《周易·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对于这几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简单说来,有四种不同的解释:第一,天地起源说,以郑玄、虞翻为代表魅尊。第二,画卦说德拉霍亚,以朱熹为代表。第三,揲蓍(shī)说,以胡渭、李塨为代表。第四,大中说,以焦循为代表陈远辉。
天地起源说
郑玄解释“太极”说:“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虞翻说:“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所谓“淳和未分之气”,所谓“太一”,指天地未分的统一体。《庄子·天下》篇论关尹老聃之学云:“主之以太一。”太一是太与一。《吕氏春秋·大乐》篇:“音乐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礼记·礼运》篇:“是故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这所谓太一不是两个观念,而是一个范畴,指最原始的统一体。这些是“太一”一词的由来。郑玄和虞翻的注解即认为这四句是讲天地的起源鮣鱼。

画卦说
朱熹《周易本义》说:“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亳智力而成者。画卦揲蓍,其序皆然。”这就是说,作卦次序,先设想一个无形的太极,然后画一奇一偶为两仪,一奇一偶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为四象(即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为八卦。朱氏虽也提到揲蓍,而以画卦为主。此说虽然新颖,实不可通。李塨批评画卦说道:“庖牺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闻始作太极也。且作卦奇偶画也,太极图圈非画矣蜀绣简谱。……成象之谓乾,则先画乾,效法之谓坤,则次画坤。皆三画卦,以象三才,未闻有一画两画止而谓之阳仪阴仪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者。”(《周易传注》)这个批评可谓是非常切当的。
揲蓍说
李塨反对画卦说,认为“易有太极”四句是讲揲蓍的次序。何谓揲蓍?《易·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这是占筮时数蓍布蓍的方法。唐崔憬曾解释说:“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氏只说舍一不用是象太极,并未说太极即是舍一不用之一大郑爽。李塨《周易传注》据崔憬之说又加以引申说:“易,变也,然必有不变者而变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有奇有偶也。”胡渭《易图明辩》引李塨《与毛太史讯易书》说:“太极者,大衍之舍一不用者也。两仪者,分而为二以象两也。四象者潮州怒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也。”胡氏又参酌李氏之说提出自己的解释,他说:“所谓太极者,一而已矣。命筮之初,奇偶未形,即是太极时尚洋品店。”认为大衍之数五十未分奇偶之全体即是太极。李氏答胡氏书说:“拙解虽成,然清夜思之,尚未自信,以舍一分二揲四是相连之事,非相生之物也。今得妙解豁然,真是相生之序矣。”(《易图明辩》引)按此说实亦难通。诚如李氏所说,以舍一不用为太极,以分而为二为两仪,以揲之以四为四时,而实际上舍一、分二、揲四只是“相连之事”,并非“相生之物”。胡渭以未分奇偶为太极,从未分奇偶到分为奇偶,也只是相连之事,仍非相生之序。而且《系辞上》明说“分而为二以象两”、“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只是“象两”、“象四时”而已,并未说这就是两仪四象的本身。所以,筮蓍说也是不可取的。
大中说
焦循《易章句》说:“易谓变而通之也。太极犹言大中也。民虽不知,变而通之,皆有大中之道王妃是只猫。”他认为这四句是讲《周易》各卦旁通的道理。此说更是支离不切。焦循在《易话》中引《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几句而说“此本《上系传》”;又引《吕氏春秋·大乐》篇“音乐本于太一”几句而说“此亦本《易传》为说”,并且讲“晚周人刺取《易》义以著书,尚可迹而求之”。焦氏既承认晚周人所谓太一即是《系辞上》所谓太极,而又坚持太极即大中,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历代注家的解说中,仍以郑玄、虞翻的解说比较正确,最为可取。太极即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系辞上》以太极为天地的根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也就是说,八卦与天地起源说的关系非常紧密。
关于起源还有两个名词不得不提。一是乾坤,一是天地。
乾坤
《彖上》提出“乾元”、“坤元”的学说扎伊迪。《彖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又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元,150009是始的意思。《子夏易传》:“元,始也屠神之路。”据清代学者考证,《子夏易传》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韩氏易传》。
乾元即乾之始,坤元即坤之始。乾坤是什么?《系辞下》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说卦》说:“乾健也,坤顺也。”乾坤即阳与阴、刚与柔。《咸》卦的《彖》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应。”所谓二气即指阴阳一受封疆,这也就是认为阴阳是二气。乾元可解为阳气之始,坤元可解为阴气之始释小虎。
《九家易》说:“元者气之始也。”这是汉儒旧说。
《彖上》以乾元、坤元即阳气、阴气为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源,这也是唯物论的观点。

天地
《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源,姜柔有万物,然后才有男女的分别,才有夫妇的关系,有了夫妇的关系,才有父子、君臣、上下的关系,然后才有道德规范。父子君臣上下的关系是后起的,不是本来就有的清蒸黄花鱼。这也是一种唯物论的观点。
《系辞上》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彖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谢祥军。”《序卦》说:“有天地工业中华,然后万物生焉。”三说的不同,是层次的不同,基本是一贯的。应该肯定,《易大传》中的天地万物起源论是一种简单朴素的唯物论。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就这样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
《周易》六十四卦既然包括了天地人物的一切道理,于是就会有奇妙的作用。《系辞上》称赞《周易》的神妙说:“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吴聊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易卦是“至精”、“至变”、“至神”的,能预知未来,能“定天下之象”,“通天下之故”,是中国国学传统中灿烂的一章。而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停留在“某某歌手恋爱了”、“某某演员离婚了”,未免也太过可惜了。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