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田野笔记:范蠡西施来过温州吗(八)-老余茶馆

林志忆田野笔记:范蠡西施来过温州吗(八)-老余茶馆

林志忆
八、
为了便于理解,我根据沈克成先生的《温州编年史》制作了图表。从上至下,由新石器时代到东瓯正式建制。
可以看出:
1、最迟4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类活动,并且开始制陶,以“瓯”字后世所注,当时的制陶成就较高。
2、两处夏商文物发掘遗址都在平阳坑至泰顺乌岩岭(狮子岗)沿飞云江流域分布,表明飞云江流域的文明发育要早于瓯江流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闽文化自古以来向北传播的习惯流向。
3、范蠡活动期早于东瓯建制,他促成了越国复国至强盛,使越王一脉最终历秦汉,建立东瓯国。表明由范氏绘就的政治版图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留下的文化遗产直接影响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4、前492年左右欧氏家族因政治交易迁居皖南庐江,为秦时(前138年)因与闽越争战而导致瓯人集体移民铺路,将成为揭开瓯人的身世与去向之谜的主要线索。
5、范氏以东瓯为复国基地,二十年经营,培育了瓯人强悍好战与善于经商的族群性格,及至后世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莫不受其遗泽。

上面的分析,将在后文逐条展开。这里先说一条,关于瓯人强悍好战性格的育成与温州龙舟竞渡传统。
中国人传统以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其实不然,起码在东瓯并非如此。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
屈原所处的楚国,是吞并了越国的楚国,年代上晚于范蠡所处的越国,他的生卒年为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而范蠡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也就是说,在屈原前,龙舟竞渡已经在东瓯盛行。这个时间,恰好是范蠡在东瓯战备复国的时间。
不管龙舟是不是范蠡发明的,在那个时候,范蠡会用它做什么呢?复国战争以水战为主,水战需要训练水兵,训练水兵不能让吴国知道,只能藏兵于民,悄悄地进行。那么,龙舟竞渡就成了一个幌子。
这才有温州龙舟与神州别处的不同之处:斗殴,而且就是水上斗殴。上了岸,大家就不打了。斗殴的强烈程度有多大?一看政府禁令。自南宋至民国,历代政府曾多次立碑严禁划龙舟,以史为鉴,希望沉痛事件不再发生。
二看事件:历史上三溪、梧埏、藤桥等地均因龙舟竞渡而引发了斗殴事件,其中约民国十一年马桥河惨死9人,1934年藤桥江龙舟案死18人,1949年梧埏斗龙舟惨死23人。
水上斗殴怎么打?普通的是拿船浆打。厉害的,如1934年藤桥江龙舟案,一方先在龙舟里藏好砍刀,船一靠近,浆扫刀砍,一口气,死18个。这就是古代水战的翻版!
而这个砍死对方18口人的村子,就在现在的泽雅镇区,历史上叫“戈田”,现在叫“戈恬”,恬静的恬。那个村子背靠着一座山,现在叫“天长岭”,历史上叫“铁场岭”。
翻过“铁场岭”,是郭溪、瞿溪、雄溪。“郭溪”以及发现5000公斤的青铜块的桥下“茹溪”历史上是不是叫“戈溪”我还没考证出来,但瞿溪的“瞿”字,词条上第一个解释,就是: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戟,是指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历史上有名的“夫差戟”,当年一定是范蠡在东瓯研发模仿打造的主要兵器之一。
铁场岭锻造兵器、戍浦江面龙舟斗殴,郭、瞿、雄三溪……。有没有听到当年复国练兵场的战船冲击与兵器打斗、士兵呐喊的声音?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