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电影行话中英对照(二)-超级制作人学院
林志忆
Close-up
特写
一部电影中最基础、最普通、对一切类型电影都可以通用的镜头。人们通常认为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是这种镜头的发明者(似乎他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他在自己的电影里对镜头适当而娴熟的运用使这个词成为电影拍摄的常用术语。)格里菲斯还拉近了摄影机与演员表演之间的距离,将演员的脚划到取景框之外。这一大胆的创举当时被很多批评家视为一种粗暴而恶劣的拍摄行为,因为有些制作人觉得好不容易花钱雇了演员,不拍个全身太浪费了。然而,如今有些电影或电视剧简直就是由特写镜头拼凑而成的。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尽量多收集特写镜头,但是在剪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千万别用过了。
Montana
近景镜头
从胸部以上取景的镜头。由美国西部对“山”的称呼衍生而来(Montana就是西班牙语“山”的意思,另见:近景<two Ts>一词)。
Two Ts
近景
镜头取到胸部以上的位置这样的景别就是近景。这个词原本指代美国怀俄明州的大提顿公园(Grand Teton)。尽管如此,一看到这个词很难使人不联想到另一个词“two tits”(双乳)。如果你听到《威廉·泰尔序曲》(William Tell Overture)却没有想到《独行侠》(Lone ranger),那么或许你看到Two Ts(“双峰”)一词,想到的也只是两座雪山而已。用这个词表示近景通常指代女性演员,对男性演员也同样适用,当然了,被取景框切去的部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嘛。
Cowboy
牛仔/中近景
景别在从头到腰上佩戴的枪套的位置,这样的镜头被称为“牛仔”(中近景)。这可以算是电影景别常用语中最讨人喜爱却行将就木的一个了,它是好莱坞西部片全盛时代的遗存。(“loose cowboy”是比较松的中近景,指取景框在枪套之下;“tight cowboy”就是比较紧的中近景,指取景框在枪套之上。“to make it a cowboy”也就是“取个中近景”的意思。)“cowboy”(“牛仔”)一词并没有性别指向,对男人、女人同样适用。
不过这个词在二十一世纪注定会变得更加晦涩难懂。尽管在欧洲,仍然有不少人在使用这个词,但是在法国,人们提到这种景别都用“plan americain”而在意大利用的是“plano americano”。
如果有人提到拍摄“牛仔”(为了方便就用这样的简称了)通常还有另一个意思——它指拍摄演员中弹镜头时子弹炸开的位置。要拍“牛仔”,那个中枪的演员需要立即启动在“受到伤害的”身体部位的装置,激发那个设置在那里的小炸弹(之前要很好的把它隐藏起来),这样就不需要制作特效了。这种中枪的模式就跟小男孩们“牛仔和印第安人”的游戏一样,尽管谁也说不清到底是电影影响了这些孩子还是他们的游戏影响了电影。对于一些小成本电影或者拍摄时间比较紧的拍摄部分来说,这种技术十分实用,当然,它通常看起来非常假。
Coverage
全景镜头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别、有选择的连续拍摄的同一个场景。拍摄时间的限制、剪辑师的期望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都会对全景镜头的拍摄产生限制。(另见“GWTW原则”和“主镜头”<master>)。
注意:在拍摄这样的镜头之前最好考虑清楚,并且最好询问一下拍摄范围当中的演员的想法。在演员们热身准备期间,其他演员最好都到门外去,这样那些不出境的群众演员也可以借机休息或排练一下。
对于全景镜头只有一个演员出镜的情况,那些不专业的演员可能在摄影机拍不到他们时并没有待在附近做好准备或耐心的等待跟出镜的演员对词。这样做非常恶劣,不仅是对其他演员的轻视,而且是对片场礼仪的冒犯。很多大明星只要不出境就一点等待的耐心都没有,他们都是被惯坏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导演,如果你询问演员是否介意自己一人完成这样的镜头也不是什么违背道德准则的大罪,特别是由于股权转让(turnaround)等原因已经不方便让其他演员到场的时候。其实,有些演员反而更喜欢自己拍。
D·P·
摄影指导
D·P·是英文Director of Photography的首字母缩写。“摄影指导”有两种不同的流派:美国派和英国派。在美国,摄影指导要承担起所有的拍摄责任,并且事无巨细的控制着跟摄影有关的方方面面——布置取景、指挥布光、对导演描述摄影机的移动等等。
摄影指导艾曼纽尔·卢贝兹基
在欧洲的人员设置体系中,摄影指导只是一个“摄影灯光师”(其实可以称为是“摄影的指导”,简称D·O·P,强调了知道的工作),而由真正掌镜的摄影师来负责取景、移动镜头并且和导演沟通。(已故的欧洲摄影指导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就是布置好整个片场的灯光后便去一旁小睡。此时的片场便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拍摄。由于拍摄《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1985>时的出色表现,他获得美国学院大奖,在领奖时他致谢的是一起工作的摄影师。)
已故欧洲摄影指导大卫·沃特金
当美国导演工会成立时,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简称<ASC>)也不甘落后,于是便发明了这个词,他们的会员便称自己为“摄影指导”。【注】
摄影指导罗杰·安东尼·狄金斯
【注】“导演”和“指导”在英文中都是“director”。所以在这里摄影师协会又跟导演工会较劲的意思。
Foley
拟音
制造声音效果的替代品,比如脚步声、衣服摩擦声、关门声、玻璃破碎声等等。Foley这个词是以杰克·福利(Jack Foley)的姓氏来命名的,他曾担任环球制片厂音效部门领导很多年。跟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并不是他发明了这一配音程序,而是由一个音效剪辑师(一位特殊音效专家)完成的,他用拟音合成器为电影增加动态音,比如脚步声、冲撞声,并逐条录制在拟声音轨上。拟音工作是在拟音室(Foley stage)中完成的,拟音师会一直跟着表演者记录声音并为电影加入合适的音效。拟音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用,如foleying in,表示“加入模拟的音效”。拟音团队的名字经常出现在电影结尾,尤其是用到特殊音效的时候。
M·O·S
无声取景
一个镜头或者一组场景在拍摄时不录入声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生这种事都会让音响部门陷入“不要紧,但是你会为此遗憾”的窘境。
电影工业的神话造就了M·O·S:由于一位说话有德语口音的导演提出这样的要求,所以才衍生出这个词。而这位导演具体是谁的说法不一——可能是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或者约瑟夫··冯·斯坦伯格(Josef von Sternberg),也可能是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他当时拍了一个不需要对白的场景(德语是“mit out sprechen”——有就是“without speaking”)或者没有声音的场景(“mit out sound”【注】)。
但也许并不是这么回事。M·O·S一词一定有别的出处,可能没这么戏剧化但是似乎更为可信:在有声片刚出现时,声音都是录在一个光录音轨(optical track)上,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将其录在磁性音轨(magnetic track)上(现在我们一般简称为“mag track”)。工作人员将这样配有空白音轨的胶片送到洗印室进行冲印时,会在上边标注“Minus Optical Stripe”(首字母缩写也是“M·O·S”,可直译为“减去光录音轨”)。这种版本对我来说更有意义,尽管我明白,前一种山寨版的出处似乎更有吸引力。
【注】这是由于这位导演的德语口音,所以说起英语来会有些走音,将“without”说成“mit out”,将“speaking”发成“sprechen”。但是现在这位导演到底是谁目前无从考证。
(关注超级制作人,更多精彩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