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生活百态|坐班车-达拉特大城小事
林志忆
少年时代,觉得坐班车是一件特牛的事,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坐一回班车。
我生活在达旗西部的梁外山区,那里延绵的大山沟壑纵横,交通条件极差。在那时,专门修一条通往乡镇的公路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于是从旗府树林召到我们公社,唯一的一条路便是沿着罕台川和纳林沟一路向南向西在河道里穿行的自然路,平时尚可,到了雨季,山洪把路冲毁,道路不通是常有的事。我曾听大人说,有一次罕台川上游下大雨,而下游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一辆班车在河道里行走,被突如而来的洪水围困,好在乘客安全撤离,据说司机为了保护公共财产,与班车一同被卷入滔滔洪水中。
这条路通往更远处是同处西梁外而更偏远的呼斯梁公社和蓿亥图公社,往往是单日子和双日子轮流发车,在终点站住一宿第二天原路返回。但每天一定是要经过我家门前那条大路的。在我小时候见过的这条最大最宽的公路上,平日里极少有机动车通行,偶有一辆老解放或者东方红拖拉机经过,我们目送着直至从视野中消失。那时候觉得汽车的尾气味儿特别好闻,便和一群小朋友在汽车后面紧追不舍。而每天往返的班车更是我们特别关注的。
当那辆赶早的班车追赶着太阳从东边的小树林还未驶出时,早早就可以听到它雄浑嘹亮的汽笛鸣叫声,早上九点左右,它便会准时停靠在那个习以为常的无站牌无站房的空地上,准备西行的父老乡亲们早已提着大包小包在那里等候。班车要在这里停留十多分钟,起早久坐的乘客们便下车小便或舒展筋骨,邮递员根喜叔一边和司机交接报纸邮件手续,一边开着彼此老人或女人的玩笑。闲来无事的人则凑在一起一字不落侧耳倾听着来自旗府的新闻联播,然后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周边。
我所关注的那个铅封的帆布邮包里是否有父亲为我订阅的《中国少年报》和《中学生》杂志,那是我最为渴望的精神食粮。
初中毕业报考了伊盟师范学校,考完后觉得不够理想,但又抱着一线希望。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盼望着班车带的那个邮包里突然有我的录取通知书,而又怕每次的失望而归遭人询问,便每天在屋后的山头上逡巡,远远地望着班车来来去去的影子和上上下下的人群。终于有一天早上,在班车消失在西边路尽头不久,邮电所的小刘姐姐快步向我们家走去,我也飞一般跑下山,我隐隐感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初中毕业之前,我是没有坐过班车的。十里八里的短途,全凭步行。小时候最喜欢去大舅家,但根本不通车,只能靠双腿去丈量这五六十里的山路,偶尔能顺路坐舅舅们拉炭的毛驴车车,就是走了上雾云了。最远去过毗邻的耳字壕公社买粮,坐在公社的东方红拖拉机运煤的车斗里,心脏随着山路颠簸,三下两下就把早上吃的那碗烩菜玉米窝头甩了出去。
旗里两大国有企业——罕台煤矿和纳林煤矿,离我家也就十多里的样子,为了省钱,大人们去树林召或包头办事,都去煤矿坐跑运输的汽车。去找在煤矿上班的亲戚,他们和司机们熟,一句话就能搞定。不认识的,跟在屁股后面说好话、递纸烟,性格随和的师傅也就答应了。那年,我和俊业去树林召考师范,就是坐煤车去的,懂事的俊业买了一盒青城烟,一路给司机递烟,师傅笑呵呵问这问那。
从树林召回家就没有顺车可坐了。考完试那天下午我们就买了返程的车票,第二天大清早我们就赶到汽车站,那里已经人山人海了,竟有头天晚上就在候车室等车的人,这让我想起来《创业史》里买稻种住在车站的梁生宝。座位是优先于老人妇女孩子和坐长途的人,我们这些学生娃当然只能站在过道中间了。从车站出发,空间不大的车厢已经显得很拥挤了,但还可以活动身子,看看道路两旁快速退去的房屋、树木、田野,听同车的乘客们叨拉家长里短天下奇闻。一路上好心的司机见招手的人就停车,出了瓦窑村车厢里就挤得水泄不通了,身体和身体几乎贴在一起,拉话的声音早已淹没在拥挤的叹息、埋怨和尖叫声中了。太阳冉冉升起,车厢里的温度渐渐高起来,汽油味、汗臭味、呼吸的味道搅和在一起,瘦小的我已经感到呼吸不畅了,若有人肠胃不舒服吱吱扭扭放一串响屁出来,人们先是哄堂大笑,接着便捂住鼻子,骂出声来。我原来羡慕不已的乘坐班车竟然如此遭罪,美好的向往大打折扣,坐班车原来是老百姓最近距离的接触,无奈的选择,和牛气无关。
以后求学、出差,免不了坐班车,但留下的记忆远没有这样刻骨铭心。只是觉得道路和车辆的档次越来越好了,可以不慌不忙上车下车,很少没有座位一路站着,有还可以欣赏美妙的音乐或观看随车播放的古侠或枪战大片。
也有极其愤怒的时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学校组织我们到包头一中听课观摩,感到学了不少东西,受益匪浅。返程时,心情挺好,但坐在返程的班车上被热情服务的包头小青年把仅有的几十块钱偷了个净光,那可是我近一个月的工资,气得我半年没有缓过神来,从此,对那个叫二里半的地方一直没有好感。
当了科级干部之后,虽然没有专车,但单位的车首先保证我这个主要领导下乡和出差使用,坐班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偶有几次,也是乘坐带空调的考斯特之类的中巴车集体考察参观,凉风习习,口渴了,还有矿泉水随时饮用。车子走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上,听同僚们绘声绘色讲述江湖段子,引得笑声一片,或可以眯着眼睛,小憩一会儿,醒醒昨天未散的酒困。
退休后,往返于树林召与康巴什之间,基本是坐朋友弟兄们的顺风车,也坐过几次班车,但偌大的车厢里总是稀稀拉拉坐着多半是民工、学生模样的乘客,大家低着头,聚精会神玩着自己的手机,人与人之间那么遥远。我则选择后大座靠近玻璃的地方,欣赏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木,白墙蓝顶的新农村,熙熙攘攘的车流。我曾写过一段顺口溜《坐着班车上班去》:“赋闲居家乐逍遥,品诗习字文自嘲;二次就业去帮忙,长河落日逐浪高。五十春秋一回首,少年求学步作舟;位居小吏车接送,今乘班车往来游。人流上下真热闹,南腔北调世界小;扶老携幼忙生计,平安是福家为要。居高临下向远眺,路边景色无限好;花红柳绿展画卷,风清气爽乐淘淘”,描述我当时的心情。
不同时期坐班车,有着不同的感觉。我们的国家,就像车轮滚滚,不断向前。前方风景更好!
作者简介
林金栋 ,男 , 汉族,中共党员 ,1967年5月出生于青达门乡一个偏僻山村,工作之初,在达旗农村任教,后改行到党政机关,成为一名文职人员,年近不惑,承蒙组织厚爱,任乡镇书记。后调整到水利部门工作,近日解甲归田,休生养性。喜读文史,也有几篇豆腐块见于报端。豪爽、义气、唯喜杜康,徒步、骑车、采菊东篱。老人康健,儿女双全,不求富贵,只愿平安。朋友甚多,共享人生。
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武敏
猜你喜欢
招纳贤士|达旗好古学堂招聘国学老师;达拉特大城小事微信公众平台招聘专职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员
关注|达旗房屋置换;康巴什区引进和招考教师107人!(其中招考95人,4月13日起报名)
本期编辑:武敏
如果你身边也有令你感动敬佩的人,请将他们写下来,投递给我们,与我们一同分享他们的故事。
作品投递:电话:15894904734QQ:1178647966微信:1178647966邮箱:1178647966@qq.com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此公众平台,永久免费为您发布各类信息!
达拉特大城小事∣一个本土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