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向上集
林志忆生姜的食用历史已相当悠久,生姜的功效与作用衍生出来的生姜食疗、生姜养生方法多种多样,而生姜本身则孵化出生姜粉、生姜红糖水、生姜蜂蜜水、干姜粉、红糖姜茶、生姜片等。
《本草纲目》关于生姜的描述【摘录】:
姜,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姜宜原湿沙地,四月取母姜种子,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芦,而叶稍阔似竹叶,对生,叶亦辛香。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则老矣。性恶湿洳而畏日,故秋热则无姜。
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食久,积热患目。痔人,痈疮皆不宜多食。姜皮消浮肿腹胀痞满,去翳。归经:肺;胃;脾经
总的来说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7个方面。
1、经常吃生姜可以抗衰老。
生姜中含有姜辣素,人体食用后衍生出抗氧化酶,有效抵制氧自由基(健康长寿的杀手)。
2、驱寒祛湿,提神解乏。
湿寒留体易造成很多问题,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神经紧绷,压力极大,再加上饮食上不讲究,常食冷饮冷食,就非常容易导致胃寒。
这时用膳食调节,比如喝点姜糖水会帮助我们驱逐体内的风寒,发挥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适度吃姜养生。熬制生姜红糖水冲服一个鸡蛋,每天早晨喝,给肠胃温和的滋养,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当然,生姜粉、红糖姜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喝粥时放一小勺干姜粉,试着接受一点点辣味,细细感受属于姜的温暖。
3、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夏季炎热,人体常感食欲不振,常食生姜,特别是饭前,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古语“饭不香,吃生姜”便是此理。
4、防晕车船,治疗恶心、呕吐。
早晨含生姜片可以解决肠胃不适、口腔异味等引起的恶心,而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更可以应用到晕车晕船等症状上。
5、降温提神,防暑。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夏季排汗降温,提神。所以炎热夏季防中暑可以喝生姜红糖水或者姜汤,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6、生姜能起到抗菌的作用。
不小心误食问题食物中如,如鱼、虾、禽肉,野蘑菇等都可以用姜来解毒,姜的神奇功效与作用,就是我们人体的清道夫,把人体内的污秽扫除得干干净净。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7、生姜泡脚养生。
脚是第二心脏,姜性热,既可以快速驱寒,又能预防流感。生姜或者生姜片泡脚改善末梢循环。
生姜养生不是万能的,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错误食用生姜,反而会适得其反!日常食用生姜要注意。
注意事项
生姜养生并非人人适合,需要区分体质。
生姜养生要注意时间,一天中早晨吃姜最好,一年内夏吃姜最好,当然其他季节也可适度吃姜!
生姜又分子姜、母姜,功效用法留皮或不留皮皆不相同,所以长期食用还得注意细节。
【附:历代本草著作对生姜功效的解释】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食久,积热患目。痔人,痈疮皆不宜多食。姜皮消浮肿腹胀痞满,去翳。归经:肺;胃;脾经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药性论》: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开宝本草》: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本草图经》:以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本草衍义》:治暴逆气。嚼三两皂子大,下咽定,屡服屡定。初得寒热,痰嗽,烧一块,含咬之终日间,嗽自愈。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今日点,来日愈。但小儿甚惧,不须疑,已试良验。《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汤液本草》: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细用。《心》云:能制半夏、厚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呕家之圣药也。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药能行阳而散气。《珍》云:益脾胃,散风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孙真人云:为呕家之圣药。或问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论之可也。若有病则不然。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本草》云: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本草衍义补遗》:辛温,俱轻,阳也。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之圣药。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药能行阳而散气故也。又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谓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则不然,若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洁古云:生姜,性温,味辛、甘,气味俱厚,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制厚朴、半夏毒一,发散风邪二,温中去湿三,益脾胃药之佐四。东垣云:生姜为呕家之圣药。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物能行阳而散气。又云:生姜消痰下气,益脾胃,散风寒。主伤寒头痛,鼻塞,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又云:生姜与大枣同用,调和脾胃;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
【版权说明:本文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