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生活方式馆丨《无问西东》:人生处处皆选择-呼和浩特新闻网

林志忆生活方式馆丨《无问西东》:人生处处皆选择-呼和浩特新闻网

林志忆

11
2018-1-20
生活方式馆推荐
导读:人的一生,永远不要放弃对选择的珍视、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自己的真实。
专栏作者:XL



【选择遇见】

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无问西东》让他们等了太久,而对于偶然坐进影院的我和朋友来说,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众多明星的加盟、不错的评分,为什么不?这好像是大部分人的惯性,随大流,总不出错。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电影《无问西东》的开片就向我们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本来是看一部电影消遣一下时光,结果电影开场这么一走心,倒让我有点坐立难安了。
故事的开篇似乎不咸不淡,没有搞笑包袱、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平铺直叙地讲述着四个似乎老套的故事。
我们相视一笑,不停调整着坐姿。

【他们的选择】

在成长的过程,我们总会面临繁杂的选择。世俗在不同时代、每个角落都存在。如何选择、作何选择似乎总是受到太多的干扰。
1923年北平的吴岭澜,囿于世俗偏见、时代风尚,认为“实业救国”,实科才是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即便他英文极好。

1938年昆明的沈光耀,从富庶的家乡来到昆明求学,为了父母的苦心,放弃了从军的打算,即使他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1962年北京的陈鹏,由于误会,选择放弃自己心爱的女孩,去远方工作,即使他用尽了全部的真心。

现代北京的张果果,在被腹黑领导调侃“本来以为就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后,不再去探望救助的四胞胎。

世俗似乎总是太过强大,常常会压垮我们的真心,让我们沉浸在大流中,安稳、踏实中毫不自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好在1923年北平的吴岭澜遇见了当时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他看到了吴岭澜内心的迷茫与犹豫,内心的小确幸与大世俗对他的裹挟在不断地摇摆着他的真心。而后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你不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1923年的吴岭澜将自己隔绝于俗世之外,不断探寻自己的真心,校长的言语教导、泰戈尔访华时所讲都让处在犹豫与迷茫时的他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决定弃理从文,而后才有了1938年在昆明任教的吴岭澜;
因为吴岭澜的教诲,让学生沈光耀从”遵守家愿“的妥协中醒悟过来,选择了内心所向,毅然地加入了空军。如此,成就了 “一个不缺真心、不缺同情的”为饱受饥寒交迫的儿童投下食物、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沈光耀;
也是因为沈光耀善良的选择,当年在孤儿群里的陈鹏没有被饥饿夺去生命,才有了1962年北京的陈鹏,有了为我国核研究呕心沥血,有了陈鹏“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救赎李想;
因为陈鹏的选择原谅,李想在完成了自我救赎,献出生命救出了现代故事中主人公张果果的父母,最终才有了救助四胞胎的张果果。
不同时期的四个故事铺陈而来,四代清华学子、讲述了不同年代的四个故事,每一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埋下伏笔,却在影片的结尾为我们一一揭晓。每一个故事都关于选择,每一个故事关于真心,每一个故事都用付出来连接。因为每个人的选择,爱与真心在不断传承。这百年间,总有人抛却世俗,选择付出所有。
【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

影片结束,从开始地不知所措,心不在焉,不知怎么地被剧中人物的命运牵引了进去。从影院走出,似乎带走了万千的思绪,对片中人物命运的回味,更多的是对人生选择的重新感悟。
“人生需要静下心里,问问自己的真心”是吴岭澜弃理学文的选择;保家卫国、舍身望死是沈光耀的选择;为核研究奋斗终生、做王敏佳永远的支撑是陈鹏的选择;舍己救人是李想最后的选择;拒绝同流,担起照顾四胞胎重担是张果果的选择。
他们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真心、努力、青春甚至生命。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在纷繁的世俗中、裹挟下,依旧选择了自己的真心,“一种从心灵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然而,有些人的选择与付出却是一条殊途。
许伯常作为王鹏、王敏佳的中学老师,在外人的眼中是一位正直、有爱心的老师,所以当许伯常被妻子李淑芬打骂的时候,也让王敏佳和李想为自己的老师抱不平,在外人看来李淑芬的行为是罪恶的,但是其实生活中许伯常从来对自己的妻子不管不问,甚至连碗筷都不想一起共用。

许伯常在不断改变,当他发现自己对李淑芬不是爱的时候,他希望改变,来结束自己这段不幸的婚姻,而李淑芬则是代表着守旧的妇人,即使婚姻不幸福也不愿改变,做出更好的选择,而是要跟定这个男人,即使对方不爱了,也不能放手。她落寞的表情似乎在祈求关爱,却又用蛮狠来阻隔对方。她的内心一直不安,她不明白、不接收丈夫不爱她的这种改变。也是因为如此在把气释放到王敏佳身上之后,也就这样抱着罪恶感与对爱情的绝望跳入井中。
他们的婚姻是一种悲剧,更可悲的是李淑芬一直在用尽全力坚持一种错误的选择。当她发现许伯常对自己没有爱时、甚至是连迎面走来都不会多看她一眼时,她选择了继续用当初的誓言来要挟,用打骂来发泄不满、用撒泼来吸引他的注意。她始终不明白,自己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换不来丈夫的爱;她不明白,为什么即使用碗喝水,丈夫都不愿与她共用一个水杯……她将一生痴念与青春耗在了一个并不爱她的人身上。
王敏佳是王鹏李想的同学,是一个孤儿。因为身体不好错过了一个为毛主席献花的机会,此后的每一年她都会去天安门和毛主席合影,并一遍一遍的告诉身边人:看,这个人就是我!直到她和李想写“讨伐信”的事情被揭发,这件事也一同水落石出。她为了掩饰一个美丽的谎言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似乎自己也慢慢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女孩。选择粉饰、说谎都让她这么多年都在遗憾与懊悔中度过,“本该是我”一直折磨着她。她很努力的编造这个美丽的谎言,却在谎言被戳破的一瞬间,连同她的自尊与未来都幻化成了泡影。

李想的选择,可能是身边很多人的选择,自私、却不缺善良。他想要支边救助穷人、他用命去就救张果果的父母,但是,他在讨伐李淑芬信件暴露时,为了得之不易的支边名额,他的选择是与王敏佳“划清界限”,选择沉默。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他选择逃避,将风浪都压在王敏佳身上。即便他努力成为更好的医生,即便他拼命救下他人自我救赎,但是,那一天的那个选择,改变了太多人的一生。

这个故事中的选择让我百感交集。每个人的选择都夹杂了太多的世俗。他们每一个都挣扎得血肉模糊。他们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然而,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真心辜负了他们,而是他们做了“不太正确的选择”。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用努力去争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用青春去等待一个不爱你的人、以及牺牲他人的自私选择,或许再努力,也只会让悲伤更悲伤、让不幸更不幸。

【写在最后】

如何选择?“如果你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多少,才能被爱。”
如果知道须臾的此生,我们将遇见那个我们能坚守一生的职业,那么“钱途”如何那么世俗的眼光又算什么;如果一生我们总会遇见那个所爱,能看见我们的付出,又何必花光青春去错付他人;如果选择能够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么,我们是不是必将要珍视每一次的选择。
泰戈尔说“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在成长前行的过程中,在人生不断选择的旅途中,无论外界如何跌宕起伏,“人生,都需要静下来,问问自己的真心。”
希望每一个选择来源于内心,每一个选择都不会让你惶恐,每一次选择都能收获取阳光。

生活方式馆
每天PM8:30
呈现最文艺的呼和浩特!

今日馆长:女侠小熙(yigelizibest)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