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璎珞带你细数中国传统十大手工刺绣-iF零基础艺术工坊
林志忆
为了查明姐姐在宫中发生的事情,魏璎珞将自己成功送进宫,凭借自己的绣工,成功进入了姐姐曾经工作的绣坊。同样身为绣女的玲珑因为嫉妒魏璎珞绣活受重视多次陷害,然而璎珞颠覆了傻白甜的一贯套路,变身一路升级打怪的清宫奇女子,谁惹我,谁就得去领盒饭!(看着就爽!)
在官方近期曝光的宣传海报中,将中国传统手工刺绣作为设计理念,既暗指了璎珞刚入宫时的差事,又表现出了古代帝王家的雍容华贵,更表现出了整个剧组团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下面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十大传统手工刺绣吧~
据《尚书》记载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蜀绣也称“川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蜀绣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
苏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此后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到明代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面,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
粤绣,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1915年,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京绣中最好的为针工中的“平金打籽”绣,2014年11月11日,京绣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汴绣,具有悠久历史,素有“国宝”之称。它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汴绣发源于宋绣,但汴绣并非宋绣,二者之间有明显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汉绣,中国特色传统手工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而是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
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十大名绣”之一,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鲁绣风格较与其它刺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内容题材。
杭绣,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杭绣对针法极其讲究,在刺绣技艺上,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杭绣的图案设计,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蝙蝠、孔雀、牡丹、寿桃、如意、八卦、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在装饰上运用夸张和变形,也是杭绣一大特色。
瓯绣,又称画帘,产于瓯江地区,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工艺,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2008年,瓯绣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