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生活|谁不曾拥有过心心念念之物?-精彩KINFOLK四季

林志忆生活|谁不曾拥有过心心念念之物?-精彩KINFOLK四季

林志忆
在“实质性”逐渐式微的数字时代,人与物件之间的紧密联系似乎略显过时。不过,许多人的生活中依然充满了实实在在可触碰的东西,它们被我们摆放在书柜里、挂在墙上、穿着在身。就像有些人可能会对无形的云朵产生依赖,我们一想到弄丢了传家宝、法蒂玛之手吊饰(Hamsa,中东及北非常见的掌形护身符)、结婚戒指或者其他看似不显眼实则意味深长的物件,心头便会泛起一阵忧愁,回忆翻江倒海,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下。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对一些特定的物品产生依恋,而童年早期那些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物件,往往是这份感情的萌芽。许多人认为,毛毯和毛绒玩具等质感柔软的东西其实是母亲的暂时替代品。就像父母亲一样,它们独一无二且无可取代的。2007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心理学教授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设计了一项实验,参与者是22名年龄在3至6岁的儿童。实验者向这些儿童展示了一个外形复杂的装置,并告诉孩子们这个装置可以对他们的“依恋物”进行复制。实验的最后,只有5名儿童把“复制品”带回了家,更多的孩子选择坚持自己依恋的“原件”。这种对待物品的专一态度,并非只是年幼时期的特点。

特定人士在特定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品由于被当时的氛围所渲染,它们被广泛认为具有一种无法量化的特殊性。德国哲学家沃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Reproduction)一文中探讨了这种近乎精神层面的重要性。所爱的人给我们的代币(指作为奖励手段来强化目标行为的象征性物品)也是这个逻辑,不管这些东西有多么容易取代或者多么普通。
对物品的依恋,在一定程度上与安全感有关。根据2011年一项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调查,承担太多的实施性物件——往手提包或背包里塞入太多东西,最后可能落下背部疼痛的毛病;不过如果背包正常负重的话,它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亲密的伴侣,它每天都在保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和我们站在同一边(确实如此)。

这些充满浓厚情感的物件通常担任起转喻的角色,象征着一段关系或者一次非凡的体验。它静静地附着在毛毯等覆盖物上,或者被悄悄藏在抽屉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纪念品是对某些事件和地方的回忆,正如其他物品也可以代表着不同的人。它们和回忆及关系密不可分,也因此和我们的身份及个性息息相关。通过它们,我们自己摆脱了身心的束缚,我们的家突破了墙壁的包围,过去也和现在建立起了连接的纽带。就像玩具熊一样,如果能让那些原本可能一去不复返的东西保持生机,我们心里就会有一种安慰的感觉。
- THE END -
撰文 / Charles Shafaieh, Molly Mandell
摄影 / Marsy Hild Tórsdóttir, Daniele Fummo, Akatre Studio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