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忆用香港定义港片,武侠剧定义武侠,草率-虎眼旁观

林志忆用香港定义港片,武侠剧定义武侠,草率-虎眼旁观

林志忆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林郑月娥接棒梁振英,内地留学生怒斥港大同学政治立场,香港股市屡创新高……香港总会在你快要忘记它的时候,突然闹点动静出来,这也是一种本领。
离港北归创业,至今十年。这十年,我有幸见证了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十年。目不转睛时,眼角余光却也瞥见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香港。
上世纪九十年代,童年时的香港似乎有着世上一切光芒照射。这座城市,是华人世界的焦点,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榜样和标杆。看着港片长大的我,深受那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影响。人才扎堆拔尖,好作品此起彼伏,港片的影响力被那勤奋高产的香港影视界不断推向巅峰。
80后这一代国人的影视启蒙离不开“港台”二字,而其中的“台”,多指台湾的音乐。真要说有什么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大多还是来自香港。也是那一代人才迈向中年,TVB一成不变,香港影视票房下滑,人们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去,港片开始了漫长的消沉期。
千禧年初的《无间道》系列,曾经打着港片复兴的旗号,却因后继无人而乏力退下。星爷的十年间鲜有作品,虽然《少林足球》和《功夫》都是匠心独造,可毕竟独力难支。发哥和华仔都未见起色,古天乐、谢霆锋等还在蓄势待发,要不是甄子丹的《杀破狼》、《导火线》再到《叶问》等一系列动作片,我们聊起电影时,港片根本无法插话。
读了Sir电影几天前的「港片终于死亡」,内容其实远没有标题那么骇人听闻。港片真的死亡了吗?如果港片只属于香港那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那也许早就万劫不复。可作为中国一代甚至两代人的影视教科书,港片生命力比许多人想的都要强。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爆发,大量香港影视从业者前往内地发展。顺势而为,谁不想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曝光机会?北望神州,沃土千里,时代创造的机遇,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些年,耳熟能详的香港导演和演员依旧不断出作品,昔日港片,浴火重生。
假如你是港片粉,我来挑战你一下。请问:

(我会在下一期文章中公布答案)
如果这一题你未能得出答案,不怕,我再问你,黄日华曾经饰演郭靖还是杨康?如果你能秒答,可以证明两点:一,你爱看港片;二,你热爱香港武侠剧。
“论武功,俗世中不知边个高。或者,绝招同途异路。”
83版《射雕英雄传》捧红了黄日华、翁美玲,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经典形象也在万千观众心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时隔14年,黄日华挟降龙十八掌重现《天龙八部》,扮演乔峰。借香港回归之势,该版本大举“入侵”内地,至今剧中多位人物仍被奉为经典。
可惜,从2008年胡歌林依晨版的《射雕英雄传》后,我再未看过任何武侠剧。并不因为眷恋昔日的香港制作,而是因为剧本脱离原著和演员欠缺说服力,实在提不起一丝兴趣。
多年过去,金梁古温四大家的改编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却也不断下降。不说别的,当你发现令狐冲和东方不败都开始谈恋爱,脱俗无双的小龙女变成了个包子脸女生,敢问在下还有何心思?
可电视剧每况愈下的时,真正懂武侠的人却笑了。我们从来不觉得任何人可以真正重现那字里行间的精彩!感谢各位多年来不断尝试,可惜,差得远。就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天龙八部》里乔峰聚贤庄与中原武林人士杯酒断义,那种豪气干云和潇洒爽烈,究竟要如何的手法才能展现?《神雕侠侣》里,杨过误入独孤求败剑冢,默念那英雄往昔,叱咤风云的雷霆万钧,从未有一部剧作的声光效果以及剪辑编排能还原粉丝心中的场景。
娱乐硬糖在「一大拨翻拍武侠剧上马,但我们预感金主们都判断错了」同样毫不留情地吐槽武侠剧,可我更愿意认为,武侠绝不等于武侠剧。那些天马行空的快意江湖,笔墨点滴间,勾勒胸中宇宙。
让武侠回归武侠,剧不剧,片不片,无所谓。就正如港片一样,自有一片天地,何必插手干涉?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各位,江湖见。
推荐阅读:
写给香港年轻人的几句话
亚太区女领导人都衰咗,林郑月娥,你能举张香港人民的名义吗?
巴塞罗那,别重蹈香港的覆辙
上一篇:写给创业者:一件我到现在都不确定对错的昆明往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