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星为什么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贪,却不杀他?原因你想不到!-唐诗宋词古诗词

为什么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贪,却不杀他?原因你想不到!-唐诗宋词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笑话,初中历史考试有一个填空题: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谁?
正确答案应该是“和珅”,可当时有不少人写的是“王刚”
很多80、90后,应该都看过《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也是我们对和珅的初印象。
说起和珅,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王刚。

的确,王刚把和珅演活了,尽管他演的和珅,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剧情人设与历史上真正的和珅相差甚远,但丝毫也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
王刚的和珅,深人人心到什么程度呢?
前一段,杰里韦斯特有一个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节目叫做《国家宝藏》,主持人是张国立,嘉宾是王刚。这两人一站出来,就赢得了不少欢呼声,毕竟纪晓岚和珅这么多年来,同台的次数极少。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

张国立一开始叫王刚为王老师,后面说着说着顺嘴了,就叫成了“和大人”。
关键是很自然,观众很自然,王刚很自然超能力风云录,张国立很自然,我也没有发现这一点,仿佛王刚就是“和大人”栾馨,不会有人去在意。
现在想想,王刚演了半辈子和珅擂鼓瓮金锤,张国立也跟着演了那么久的纪晓岚,偶尔演两把乾隆,对双方的印象早就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吧。
为什么乾隆知道和珅是巨贪灵赵菡芮,却不管?


因为和珅只是喝汤的,乾隆才是吃肉的
有清一朝,最贪的人是谁?
我告诉你蔡玉洁,绝对不是和珅,而是乾隆。
一开始对乾隆观感挺好的,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读这人的历史越多,越觉得他脑子好像很有毛病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一个皇帝家家的,那么大一个国家都是他自己的,然而他还在自己的国家里带头搞腐败,说穿了,就是自己偷自己的东西
懂点儿历史的人华幼通,可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没错,就是【议罪银】制度
有的人还说这议罪银制度是和珅的主意,呵呵,说这种话的人韦勒斯拉纳,肯定没在机关之类的单位呆过,肯定没混过官场。
浅显的说,《甄嬛传》里雍正会经常由自己来说去碎玉轩吗?见天儿往那儿跑,自己也不好意思。
但又确实想去,不去的话心里不舒服张俊熙。这个时候苏培盛自然明白,于是,他就以自作主张似的态度,直接喊一句“移驾碎玉轩~~"。
皇帝心里自然满意,因为苏培盛替他办了想干,又不适合亲自来主持的事情
在单位里也是这样啊,局长一个多月没出去玩儿了,整天皱着眉头。
办公室主任这时肯定会组织一次整个单位的外出“外出学习”,什么江西革命老区,福建革命根据地之类。写好报告给局长报上去,局长一看超脑小子,就想:“嗯,明白人,会办事儿。”点击查看:女秘书怀孕粉皮炒鸡蛋,领导们都慌了,最镇定的那位结果被调岗了.....
批了!然后整个单位的人,花着公家的钱,去外地快快乐乐玩儿一趟。
局长好开心的!这办公室主任的精明劲儿也让他在局长这里加到分
和珅就是这种人。
乾隆那文艺青年成天过着极其浪漫奢侈的享受生活,自然开销很大。
不够花了就愁眉苦脸逐艳人生,然后找和珅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一个主题:有什么合乎规矩的办法可以弄到钱?
和珅就说:“没有啊首长。农业税这方面儿没法儿做文章,因为你爷爷康熙早就说了,‘永不加赋’,所以这方面不能碰。商业税上面太少,而且硬扩大征收范围的话,容易收到统治阶级头上,他们一不高兴的话不利于你坐江山。要不然咱把盐税弄高点儿?这方面油水很大。
说干就干,把盐课提高了那么一丢丢!
上面提高一丢丢不要紧,上行下效,下面就敢狠狠提高一大截儿。
这一下可弄出大事儿了!老百姓吃不起官盐,就开始买私盐,盐贩子倒突然富有起来,盐帮也突然兵强马壮,变成不可小觑的一方势力
但是收入仍然很少,不够乾隆挥霍。
于是他动起了歪脑筋,想着:“要不然让下面的奴才给我孝敬点儿?”这就有了议罪银的产生土壤,危害极大。
一个国家如果健康的行驶在政治法制化的道路上,那就算强盛不起来,也衰落不到哪儿去。
但如果你搞政治市场化,呵呵桃色追杀令,人哄地皮,地皮哄你肚皮。迟早够你喝一壶的
既然乾隆有那样的想法,和珅就肯定会提出来。
此端一开,好嘛,全国上下的官员都开始放心搂钱了,反正拿出一小部分给乾隆就行,别的不用怕。
这政策,与其说是议罪银,倒不如称其为腐败税,要想腐败,必须交这腐败税。
一个国家的政治机器跟一个孩子差不多,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而且很难改回来
嘉庆自然把这些都看在眼里,生气归生气,乾隆在世一天,他也只能接受现实一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乾隆在吃着肉,而和珅就在旁边喝点儿肉汤而已。
说回本问题:为毛乾隆不处理和珅?
他是帮乾隆贪污的人,乾隆好意思弄他啊?他不仅从没想过弄和珅,而且根本不会觉得和珅有什么错误可言。就像吸毒的人并不会讨厌抽烟的人,他才哪儿跟哪儿啊


民族情结在里面,和珅是罕见的满族能臣
毕竟和珅是满族啊!
满族官员和汉族官员在皇帝那里究竟有多么分明的区别呢?
官员对皇帝自称什么?满族是“奴才”,汉族是“臣”。
我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时,觉得和珅总是“奴才”“奴才”的叫自己,很是一番谄媚的样子,还一副很满足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为了名利权位真的是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呸!没脸!
反观咱纪晓岚,多有风骨是吧?从来都是自称臣,节操在那儿摆着
后来我才明白,满族官员必须自称奴才,汉族官员必须自称臣。
而且,臣这个字并不是多么风雅高尚的意义,在古代“臣”就是奴隶的意思布雷泽,其实和“奴才”这个自称并无二致,但是你能明白吗?

入关以后的皇室是将满族官员作为家臣的。
汉族官员只是外臣,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说到底他们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民族的官员。
虽然,到了乾隆时期满汉官员在生活各方面都差不多少
康熙和之前几朝,满族官员里还是有点儿能人的。
比如【希福、索尼、索额图这祖孙三人】,纳兰明珠明珠,【额仪都、遏必隆父子二人】,【费英东、鳌拜叔侄二人】,还有倒霉蛋儿苏克萨哈
到了雍正朝,因为打仗的事儿基本少了,皇帝也不敢把军权交给有可能引起内部权力纷争的满族官员。
考验满族官员“文治”能力的时候,就到了。
但是吧,到了雍正朝,各位八旗子弟一个个儿都是重武轻文的主儿,满脑子想着有朝一日领兵打仗让皇帝看上然后当大官儿。
根本没怎么想过读书锻炼政治才能。雍正是从八旗子弟当中好的里面挑好的,拿出个【鄂尔泰】用,哎?感觉不错,跟西南少数民族打交道有一手
终雍正一朝,满族官员里也就鄂尔泰能拿得出手。隆科多这号儿人物吧,说起来没什么本事,他们家族帮雍正夺嫡才能进入雍正的政治核心
皇帝们愁啊!八旗子弟是不少,但真论起用文牍管理国家的本事,都不够格儿。汉族大臣倒不少,有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话说回来,用着真是不放心,毕竟是异族
这样的用人困惑到了乾隆朝初期算是达到了顶峰,【和珅】的出现真是让皇帝非常开心有木有?就是满族人!还那么有本事!跟汉臣里的张廷玉相比都很厉害!


和珅能力强
和珅从小聪慧过人,它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还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乾隆三十八年,受乾隆提拔,23岁的和珅就任职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在这份工作中他学会了如何理财,令布的库量大增,也因此让乾隆更加看中他。
三年后,也就是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命军机大臣,四月,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琼雪卓玛,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这年和珅才二十六岁,竟然身兼多个要职,最能显示其地位与身份之崇高的莫过于当上军机大臣,进入国家军政决策的核心,而且又得肥差内务府总管。
和珅能够一年之内连升数级,除了乾隆的赏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能力强,虽然乾隆是半个昏君,但也不会让一个无用之人身兼数职(大概十四五个吧),而且都是要职。
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说一个地方闹灾荒,国家开办粥厂赈灾,和珅去视察粥厂的时候随手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同行的大臣问和珅你这是干什么。
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面有没有沙子的,而那些想来蹭吃蹭喝的人却会因为这些沙子而走开,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
就这一个故事就能体现出和珅的高明之处,他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不然也做不到清朝巨贪了。
他在这里用了经济学上的“信息甄别”。
因为民众有私有信息(穷人或富人,官府难以甄别),如果免费的大白粥无限享用,必然富人穷人都会来抢食,最后一部分穷人抢不到就饿死了。
那怎么办?降低粥的价值,使其刚好处于穷人愿意吃,而富人不愿意吃的状态,自然就能区分出来两类人了。
比如现在的廉租房,以极低的价格便可以租到不错的房子,这样就会造成一个人满为患的情况,那怎么办?
正如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说的,“我主张廉租房,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这个做法就很像和珅的做法阮维希,降低房子的价值,使其刚好处于穷人愿意住,而富人不愿意住的状态,虽然减少了穷人的收益,但是也杜绝了大部分人投机取巧的想法。


和珅会来事儿
什么叫会来事儿,其实就是情商高。
会来事儿,是人们混迹职场官场最大的一个优点华盖星。
比如,领导最近总是有意无意的说起某个地方景色真不错,想去玩儿。那你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建议公司组织一起去旅游,然后你们部门就拿着公费屁颠屁颠的跑去玩了。
这就是会来事,善于察言观色,明白别人所需要的,并且适当的提出来。
和珅就是这样一个人。
比如乾隆说最近国库的钱不够充足啊。
那和珅就可以第二天在朝堂之上说,“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他们的幸福度有点爆棚啊天天逗文涛,我觉得可以将盐税调高一点,以为国用。”
乾隆一听,正对自己的胃口能不开心吗?
前面不是说和珅熟读四书五经,才华出众,乾隆又很喜欢作诗吗?所以和珅就一直研究乾隆的诗,琢磨乾隆是怎么想的,便于以后拍马屁。
你说,如此会来事的下属,领导会不喜欢吗?


和珅不是奸臣
和珅是贪官,但不是奸臣。
他深深的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乾隆给的,自己再厉害也比不过乾隆的一道旨喻,所以他贪的范围都在乾隆的容忍范围之内,且只贪钱,只贪权,不贪兵。
和珅说过一句话,“忠臣难逃一死,奸臣也难逃一死,我不做忠臣也不做奸臣,只做弄臣,逗皇帝开心就得了。”
和珅贫困出身,本身没有任何任何底蕴,再加上他明白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群臣结党营私,所以和珅从来不结党。
这对皇帝来说就很喜欢,你贪而不党,那对皇权来说就没有任何影响,试想一下,如果和珅因为钱权在手,就大搞派系,排除异己,那么不用等到嘉庆帝,乾隆就直接把他端了。
说白了,满朝文武只不过乾隆养的一群狗,只不过这条狗,长的好看,性格温顺,最明白主子心意,时不时还给主子叼回来几只野鸡野兔,你说乾隆能不喜欢吗?
所以说,在乾隆眼里,和珅可能不是一个好官,但绝对是最好的臣子。再加上和珅是当时为数不多有能力的满族大臣,乾隆是万万舍不得杀的。

当然也有人说,乾隆爷不糊涂,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嘉庆上台通过扳倒和珅来获取民心,让满朝大臣都服他;同时和珅有钱,扳倒之后用和珅的钱充盈嘉庆年间的国库,给儿子解决了财政问题。有人说这是乾隆埋的伏笔。
这一点有可能吗?有,但是占据的因素很小,明白乾隆和嘉庆之间关系的人自然会明白,说起来又是几千字上下,各位自行了解,在这里我不多说。
每个皇帝都有一个非常非常倚重的秘书式人物。
雍正的超级秘书就是张廷玉,这人伺候雍正伺候的好好儿的,到了乾隆那儿,他死活用不惯张廷玉,可能性格非常不对路吧。
而乾隆的超级秘书,就是和珅宦海云飞,这家伙真对乾隆的脾气。又是满族人,又有才,又有能力,性格温和,如果你是乾隆,这么个人放你手上,你舍得杀?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唐诗”、“宋词”,可以查询诗词。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