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色为什么我们都爱花木兰,这本中英艺术家合作的图画书细细向你道来-环球

为什么我们都爱花木兰,这本中英艺术家合作的图画书细细向你道来-环球
迪士尼近期宣布将要拍摄真人版《花木兰》,而女英雄花木兰则是从近千名候选人中选定由刘亦菲扮演。对此,国内外的讨论都比较多。

Vogue网站刊文说:主角选定刘亦菲,破除了一长串好莱坞在选角方面的“白人化”的坏惯例。

而国内的观众,似乎更期待这位“会英语、会武术”的木兰的男装扮相。
近二十年前上映的这部动画片据说是迪士尼第一次拥抱中国元素,制作团队还聘请了“中国内地和港台的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对影片的脚本、情景、造型等进行了反复研究审核”,以保证一些细节呈现的准确性。

它给了民歌中面目模糊的女英雄一张具体灵动的脸、幽默调皮的性格、以及小宠物和召唤兽尔玛阿依。

但在当时也颠覆了很多国人对木兰长相的期待,认为是西方不懂东方的美陆初杰,还将超模吕燕与迪士尼花木兰捆绑谈论了很长一段时间。

?
其实,就像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木兰。
1500多年前的木兰辞,令人神往;通过无数个不同版本不同介质的演绎(电影、电视、动画、戏曲、文学、游戏等),花木兰得到了遍布海内外的拥趸。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妈妈”作家秦文君,打小就对花木兰这个人物有强烈的仰慕之情宁波光华学校 ,“童年时向往她自由翱翔的人生,别样的刚强之美”。
当她被约稿一个“中国元素的图画书”时,她说出了这个“蓄谋已久”的名字。

站在诸多不同版本的诠释之上,秦文君感到较大的挑战。
她曾找了100个孩子,请他们说说心目中的花木兰。有的孩子说:“我觉得花木兰演技很高,多年在军营中,没人认出她是女孩子。”有的说:“花木兰很美。”也有的说:“花木兰太爱她的父亲了。”孩子心中的花木兰是“多姿多彩”,表述各不同。

她还去到甘肃、河南的荒漠,古战场,山川上采风,想象木兰在沙场十二载的空旷夜晚;从地方戏里找戏文和唱腔的明快洗炼之美;最后大刀阔斧地向自己的文本开刀:

写图画书要创意,要好故事,要足够的智慧……这本图画书文字本来就就少, 在我几易其稿中,又删掉了不少,凡是画家根据我的文字,能画出来的东西,文字就多余了,去除,只留下最纯粹、图画难以表达的那一些文字。捧着新出的精致、大气的《我是花木兰》,我自嘲地想,看上去作家好像没有出力,很多创意,无数创作时辛劳的痕迹都被我亲手抹去,只为了成全这一本图画书。

《我是花木兰》以现代的一个小女孩儿的视角切入。一天晚上,一个女孩儿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梦到了花木兰。小女孩儿给我们讲述起了她看到的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的家人、花木兰的喜好、花木兰代替父亲去从军,花木兰机智勇敢地战胜敌人;花木兰和自己的战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看到木兰受伤,又自己慢慢疗伤……战争结束了,小女孩儿陪着木兰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花木兰恢复女装,过起了平静的生活,在安定而幸福的日子里唐喜成,木兰养花、织布,打扮得美丽动人,和家人共度好时光。而这个小女孩儿呢,也叫花木兰,人人都这么叫她。
所以,秦文君的双重视角、双线叙事的花木兰朴允载,既强调了“女孩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和丰富性”,也对女性性别充满自豪。
她用极简的笔调描刻了木兰的家人,还有从小舞刀弄枪、喜读兵书的性子,为“代父出征”作下铺垫;又讲出发前,在家里撒下牡丹的种子,这些牡丹成了沙场上思乡时的挂念。巧擒敌军首领,却又在受伤时和归乡后,都不愿向战友透露身份的害羞和羁绊。

而那个现代的小女孩一直在和古代的花木兰隔空对话,表达自己的仰慕。
?
阅读图画书(绘本)从来都不简单。
经典的图画书吸引的读者,可能是0-99岁。首先文字上已经做到最为凝练,其次,绘者的细腻勾绘,往往会隐藏很多需要慢慢品位的小细节。

这本《我是花木兰》,就附上了一个册子,里面有曾任2012年和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的评委会主席玛利亚·J·基尔(María J. Gil)的导读。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特别动人的一幕。作者说,在离家前一天,木兰在屋前种下了一株牡丹,因为她“恋恋不舍”,她已经开始想念她的家了。
插图中的牡丹,画得非常契合这让人感动的一刻。请大家仔细看柔和的颜色。

然后,我们看到群山之间的木兰,她置身于寒冷恶劣的天气里:“大地为床,天为棉被。”
但她毫无畏惧。她是如此勇敢……她只想尽快赢得战争,然后回家。
在这里请仔细看图,黑白的群山和蓝色的木兰与河流剪影形成强烈对比。你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严寒,还有木兰的孤独。

评到秦文君的文本,玛利亚说:
说到木兰的故事,它的情节绝对是一流的,我们的作者也很知道如何把故事讲得富有韵味,而且结构精巧,想象力饱满。秦文君版本的木兰,让读者不停地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而对于绘者,她说:
郁蓉这样一位真正的天才画家不仅为文字配图,甚至给故事增添了新的东西,把它带上了另一个高度。
总之,阅尽各国绘本的她,是这样理解花木兰的:
木兰的性格——她的勇敢、在逆境中的坚毅、她的善良、忠诚、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让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敬重的女性,一个在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的女性。她的故事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传奇狼犬丹尼。

?
本书的绘者郁蓉,是一位在中国出生的英籍艺术家。平日在剑桥与先生和三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德国猎犬一起过着平静的创作生活。有时回到国内交流合作,她会开玩笑地说:“在国内待一周总是能得到很多信息,返回英国之后,我往往需要花两周来消化”。

郁蓉(右一)和家人、导师合影
郁蓉走到哪都随身背着一个大笔记本,里面有她自己记载的文字和图画的日记,还有她邀请所遇之人写的题词、签名,马秋子这些都成为了她的灵感源泉。
她做过小学数学老师,学过国画,学过装饰设计,后来考上了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的硕士暴走无双,师从插画大师和桂冠诗人昆汀·布莱克。
郁蓉独创了一种结合中国传统剪纸和铅笔画的风格汤子嘉。这种能通过简单的二维剪影创作出独特的氛围的技法,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而通过多年的不断尝试,郁蓉大胆使用各种独特的形状和颜色,结合铅笔画,将她的作品呈现为栩栩如生而又充满了细腻的情感的三维立体作品,表达了她对生活、幽默和读者的满满的热爱。

当她提着装满卷轴国画的车篓子考上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时姜毅英,开学前,系里要求每个学生创作一组独特的作品介绍自己。
她一眼瞥见墙上挂着的去西安采风时买来的民间剪纸,开启了个人风格,而且很幸运自己找到了那个风格。就因为这个作品,她还没毕业,就被Walker出版社看中了,开启了长期的合作。俏色
比如《我是花木兰》的封面,她就剪了十来次。而为做一本书,经常需要花四五年。细看她的作品,很容易发现这些剪纸的新颖和灵动。

她成功将中国传统元素拓展成了“国际读者从视觉上能接受的中国元素”无量塔姬子。
她和秦文君,就像两个当代的花木兰,将巾帼英雄之豪气、之淡泊、之热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两位创作者也经常“花费大段时间隔空切磋花木兰之美”,秦文君说。

郁蓉在作品中埋了很多伏笔和细节。
《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
雄兔脚扑朔李星龙美丽记,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所以她设计了一雄一雌两只兔子,并让它们贯穿了整个故事。以这两只兔子为起点,也为终点。

另外还有很多或向典故或向经典绘本致敬的小片断:老鼠嫁女、柳林风声、彼得兔、美人鱼。更不乏绘者自己家庭生活的片断和细节。
“这本书,是我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画家、一个中国人,在人到中年之际,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放进去了。”郁蓉这么告诉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陈赛。

她还调皮地征询起了陈赛等“朋友、编辑和老师”的童年秘密,包括文字作者秦文君的,将它们一一画到了《我是花木兰》中,她说“我非常喜欢大家在互动中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郁蓉也和曹文轩、白冰等大家一直碰撞出很多精彩的作品,而这些颇有国际视角中国表达的作品,在海外也不断收获着新的精彩。
你心中的花木兰是怎样的,这个传奇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保志总一朗?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唧唧复唧唧”之美,再来畅谈感想吧!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韩国风扇大妈。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虫围入侵,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重生方寸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校园仙侠传,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总监制:刘明执行总监制:卞卓丹
监 制:陈昕晔责任编辑:明昊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