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户外为什么一辈子一定要去次内蒙?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最锡盟

为什么一辈子一定要去次内蒙?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最锡盟

这些才是草原上最炫的民族风。
多少人的眼里,内蒙古是一辈子一定要去的地方。
或许我们在一首歌中,一帧画面里曾无限接近它,
但却从未真正抵达过灵丘吧。
而要真正走近内蒙古,必然是要懂得它的游牧民俗。
游牧民俗是什么,是生动而倔强的美,是不羁和自由的另一种注解,凝注在马背民族的生活里,流淌在每个内蒙古人血液里的基因软文街。草原母亲对于从天南海北而来的孩子们悠会网,都敞开了慈祥包容的怀抱,这个春天,让我们从非遗民俗出发,来一次穿越内蒙古时光的旅行,去触摸指尖上的内蒙古、倾听声音里的内蒙古、感受颜色里的内蒙古!

蒙绣:一针一线手中生花
也许你听过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却没有听过蒙绣。马背民族独特的刺绣技艺蒙绣,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有着与身俱来的自然美。刺绣陪伴着蒙古族姑娘长大,每一个蒙古族姑娘手中或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绣品,在蒙绣的一针一线里,她们演绎着手中生花的热情故事。

草原上的蒙古族妇女个个能刺绣,这项技能,在很早的年代就已是她们的看家本领。其实,接羔挤奶的牧民妇女,与木阁楼上的江南绣娘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是难分上下的,所不同的是因地域不同而造就的文化差异。蒙古族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因此蒙绣虽不如其他绣种精细细致,却以凝重质朴而独具一格,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它有着草原独有的美,辽阔的壮美,这种美也许不是一眼惊艳的,确是相看两相宜的慢热爱。

蒙绣和蒙古族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从蒙古包穹顶到毡壁,从门帘到地上铺的毛毡,从盖布到茶盐袋都要绣上各种图案,在牧民们的服饰和日用物品上,蒙古袍、蒙古靴、蒙古包门帘、马鞍垫子、碗带、褡裢上…都有蒙绣的身影,它不在遥远的地方静止调教成神,它就活在牧民们的日常生活里。
蒙绣是温暖的家传。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有家家妇女善于刺绣的传统习惯小岛文美。在古代玄天姬,不论蒙古贵族妇女,还是贫苦的妇女,一律学习刺绣。绣品的美与否,常用来衡量姑娘的聪颖程度和能力。因此蒙古族姑娘从小就向自己的母亲学习刺绣,掌握家中各种针线活儿的技能,在出嫁前都要给婆家的每一个人做一双“斯布登高吐拉”,这种“斯布登高吐拉”就是从娘家带给婆家全家的见面礼,同时还要给新郎精心刺绣八个飘带的烟荷包,这些充满爱意的绣品都要在出嫁前赶制出来,带着温度陪伴着姑娘们经历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儿。

蒙绣绣吾心,犄纹、杏花、牡丹、江西蜡、荷花、桃花,鱼、马、鹿、蝴蝶、鸟类、卷草纹等游牧特色浓郁的图案自然是蒙绣里最常见的元素。 蒙绣演绎着动人的生活故事,也传承着这个民族的烟火气。蒙古女人们通过蒙绣来表达生活,而蒙古汉子们又在蒙绣的陪伴下纵马驰骋。
2008年,蒙绣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嫡女贤妻。
呼麦、长调、马头琴:草原音乐“活化石”
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里,内蒙古的音乐应该如气势磅礴的北疆天地和豪放的草原汉子一般,听起来有种山呼海啸的跌宕起伏感,九江户外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里的民族音乐却是绵远悠长,捧拾着无限的柔情,听着会让人融入这片天地。



远溯至匈奴时期,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就虔诚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与动物说话,与风聊天,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时可以发出"和声",于是创作了一种神奇的喉音歌唱艺术——呼麦,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这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是有魔力的,如若当你的心被现实迷雾所萦绕,不妨来听一听呼麦这大自然的声音代嫁弃后,和大自然说说你的悄悄话,也许你就释然了。

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长调是一种内蒙古独有的歌唱形式,在蒙语中,长调称为“乌兰图道”,意为长歌,相对于简单的短调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悠久之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长调或长调的早期形态,就已经在匈奴人中存在了,一些有名的长调曲目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至今已经被诵唱了800年。
很多人不知道长调是什么,却在听到它的声音后陷入沉思,因为他有抚慰心灵的魔力。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在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声音,它贯穿着草原人的一生,记录着他们的欢喜与悲愁,同时也刻画着草原上日升日落的每一个生活瞬间。

千百年来,草原人用一种独特的歌唱方式——长调歌唱着心中的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明月繁星、自然冰雪、游牧风情……长调歌王哈布扎终其一生都在歌唱,直到80岁视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也坚持唱长调金原崇,那已经成为他生命的支柱力量。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的毕生都在努力将长调从牧场带进剧场,从内蒙古带向世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长调人生。一直以来,长调的传承主要靠一代代歌手们口传心授,在牧民的心里,长调在,草原就在,游牧生活就在,自己也在了。
提到长调,就不能不说马头琴,马头琴是长调最好的伴奏乐器,也是蒙古族独有的民族乐器。马儿是内蒙古人生活中的好伙伴,而马头琴确是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好陪伴。马头琴是草原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也是草原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关于马头琴的起源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有一位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珂兰葵尔瑞,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码、琴弦和琴弓构成,音色圆润,低回宛转,悠扬醇厚。

马头琴在它的传说和最初的形制、构造中,蕴含了游牧民族与骏马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牧民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马头琴是草原人民生命与情感倾诉宣泄的一种乐器化形式卢正浩,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正是草原人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草原民族的音乐中惯用人情体察鸟兽、草木的境遇,用人意描摹山川风云的状貌,在草原音乐中对景色的敏感、对骏马的盛赞、对湖泊的厚爱、对故乡的眷恋,使人类情感丰富到惊人的程度。我们只能通过马头琴这件独一无二的乐器深刻音乐形象,去感受民族审美情感的心理。

有人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内蒙古民乐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姜逸磊当原生态的呼麦、动人的长调、悠扬的马头琴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就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

2006年,“蒙古族呼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袍:穿在身上的景色
草原上有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它是游牧文明和草原文化的缩影,它就是与草原人朝夕相伴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蒙古族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因为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袍服便于鞍马骑乘。

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愉。蒙古族也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既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长袍其实是草原牧人勇敢、直爽的性格和开阔心灵世界的物化呈现。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一般的蒙古袍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做工精细, 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根据季节的变化,有皮靴、布靴、毡靴几种。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蒙古族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蒙古人最珍惜和尊重的就是帽子,它代表着主人的人气、人格以及尊严。

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做成的蒙古族首饰,精彩绝伦,华美多姿,蒙古族的头饰十分讲究,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妇女使用的头饰不一样。

把内蒙古文化和故事,穿在身上,是每个蒙古人心中欢喜的事情,也是每个来到这里的游人,必须要体验的一次穿越。也许上辈子的你,就在这里,穿着长袍,策马红尘。
2014年,“蒙古族服饰”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绣、呼麦、长调、马头琴、蒙古族服饰,这些活着的内蒙古非遗民俗,生动、无声地向你诉说着这个马背民族的前世与今生。

来源: 网络 走啦Traveler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陈光武,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